UedBet体育

当前位置: 新闻动态 > 乡镇之窗

织密宣讲网络传递党恩 办好民生实事凝聚民心——兴华街道党工委推动“感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”群众教育走深走实

发布时间:2025-09-25 10:16 作者:王 鑫 审核人:周姗姗 来源:兴华街道 浏览:
【字体大小:

为常态化推进“感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”群众教育,兴华街道党工委紧密围绕辖区实际与群众需求,构建起“以学铸魂、以宣促联、以行践诺”三位一体工作格局。坚持将强化理论学习作为凝聚共识的“奠基石”,将深化宣传交流作为党群联心的“黏合剂”,将践行为民服务作为检验成效的“试金石”,全力推动群众教育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确保党的关怀与政策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

一、织密宣讲网络,在润物无声中凝聚思想共识

一是骨干力量“入户讲”,推动政策直达。深度激活“一核多元 一网多能”治理效能,整合包联领导、社区干部、专兼职网格员、楼栋长、在职党员等力量,组建5支宣讲队,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。面向离退休人员、困难群体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,精准讲解社会保障、医保低保、救助补助等政策,细数基础设施、教育医疗、人居环境等领域发展变化,同步收集解决群众诉求,在双向互动中拉近干群距离,让“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”浸润心田。二是发卡到户“精细讲”,帮群众算好“幸福账”。全面落实党员干部下沉网格机制,推行“一张惠民卡”清单化服务。党员化身“政策宣传员”,以“拉家常+举实例”的方式,清晰列出惠民政策项目、标准和受益情况,现场答疑解惑,帮助群众算清政策“明细账”,深刻理解“惠从何来、恩向谁报”,累计开展入户宣讲15次,覆盖6720户16810人,发放明白卡3200余份,实现政策传递“零距离”。三是文艺搭台“生动讲”,寓教于乐聚人心。成功举办“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”主题邻里文艺汇演等活动6次,将政策宣讲与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度融合。通过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,生动展现党的光辉历程和家乡发展新貌,并设置互动环节征集民情民意,使居民在欢声笑语中增进对党的政治认同、思想认同、情感认同,有效引导群众将“感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”自觉融入行动。

二、聚力民生实事,在排忧解难中彰显为民初心

兴华街道党工委始终将为民造福作为群众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。一是攻坚克难治内涝,破解平房区“汛期愁”。针对平房区汛期严重积水问题,街道党工委主动作为,通过多次实地勘察、专题研究、广泛征求居民意见,精准施策。在积水最严重的2处关键点位新建渗水井,并对淤堵严重的11个既有渗水井进行彻底清淤疏通,累计整治隐患点28处,从根本上提升了排水能力,确保了居民雨季安全顺畅出行,将“民生工程”做到了群众心坎上。二是畅通渠道听民意,“闭环管理”解难题。严格落实“四下基层”制度,依托“两代表一委员”座谈会、民情恳谈会等载体,科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一线倾听呼声。建立健全“收集—交办—整改—反馈”闭环工作机制,对收集到的“活动场所不足”“道路积水”等7条代表性建议,明确责任、限时解决、及时回访,确保事事有回音、件件有着落,以高效务实的作风提升群众满意度。三是持续推进“温暖工程”与老旧小区改造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长期任务,积极协调推进辖区供热管网改造等“温暖工程”,持续改善居民冬季取暖条件;稳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,着力解决基础设施老化、环境脏乱差等问题,不断优化人居环境,提升居民生活品质。四是优化“帮办代办”服务,延伸服务触角。针对老年人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办事难问题,完善街道社区帮办代办机制,主动提供上门服务,累计走访80户,协助办理医保缴费、生存认证、社保查询等业务402次,变“群众跑腿”为“干部代办”,用干部的“辛苦指数”换取群众的“幸福指数”。

三、创新载体机制,在示范引领中激发奋进力量

为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走深走实,切实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能力,深化政策理论宣讲实效,街道创新开展“三讲三听”系列宣讲活动。一是开展“书记讲给书记听”活动,提升头雁领航能力。精心组织社区党委书记面向辖区党支部书记,围绕讲清楚“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”这一核心内容,结合基层治理中的网格管理、老旧小区改造等典型案例,通过“理论讲解+实践剖析”的方式,分享基层治理创新举措和服务群众工作方法。二是开展“先进讲给后进听”活动,促进支部晋位升级。组织荣获坚强堡垒“模范”支部及坚强堡垒支部书记组成宣讲团,采取“实地观摩+经验座谈”形式,围绕阵地建设、党员管理、活动开展等方面,分享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经验。开展结对帮扶,推动后进支部对标找差、补齐短板,实现基层党组织整体晋位升级。三是开展“党员讲给群众听”活动,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充分发挥“党员中心户”、党代表扎根群众、联系广泛的优势,深入小区广场以“板凳课堂”“庭院议事会”等灵活形式,开展“党员讲给群众听”活动20次,用生活实例讲清社会保障等惠民政策。同时建立“党员传声筒”机制,鼓励党员化身政策宣讲员,深入楼栋院落向群众开展宣讲。通过讲述身边模范人物党员或是化解邻里纠纷等鲜活故事,让政策理论更接地气、更暖人心,切实打通政策宣传“最后一公里”,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。王鑫/文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