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秋时节,硕果飘香。在洼堤乡青山村的广袤田野上,一片片金黄的大豆田汇成海洋。荚果累累的大豆植株被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腰,籽粒饱满的豆荚在阳光下闪烁着金黄的光泽。这里正是青山村通过“三变”改革成立的“土地流转合作社”集中经营的千亩大豆基地。经过数月的精心管理和科学种植,这片寄托着村民希望的土地终于迎来了沉甸甸的收获。
“三变”改革激活沉睡资源,土地流转聚零为整
青山村曾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,土地碎片化、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部分耕地利用率不高。为破解这一难题,村“两委”积极响应UedBet体育农村“三变”(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)改革号召,于2025年牵头成立了土地流转合作社。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,合作社通过规范流转程序,将分散在百余户村民手中的千亩耕地集中起来,进行统一规划、规模经营,有效解决了“有地无人种、想种地不连片”的困境,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。
科学种植精细管理,千亩田产出“金豆子”
合作社改变了过去各家各户分散种植的模式,引入了现代农业企业管理方法。在生产环节,聘请农业技术专家进行指导,统一选购优质高产品种,推行测土配方施肥、绿色病虫害防控等标准化生产技术。同时,大规模机械化作业覆盖了从播种、田间管理到收割的全过程,不仅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,提高了生产效率,也为大豆的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据合作社理事长邢雪山介绍,初步测产结果显示,今年千亩大豆平均亩产预计可达230公斤左右,相比往年散户种植,亩均增产超过15%,且豆粒饱满、品质上乘,市场前景看好。
农民增收渠道拓宽,改革红利共享共赢
“三变”改革与土地流转的关键在于让农民受益。在青山村的实践中,村民通过三种途径获得收益:一是稳定的土地流转保底租金,无论合作社经营状况如何,农户都能获得一份固定的土地资产性收入;二是合作社盈利后的二次分红,作为股东的村民可以分享规模化经营带来的增值收益;三是部分不愿外出或具备劳动能力的村民,可以优先在合作社从事田间管理工作,获得工资性收入。村民智宏旭高兴地说:“以前自己种地,操心多、收入少。现在土地入股合作社,不用操心还能拿租金、分红,空闲时还能在合作社打工,收入比以前强多了!”
产业兴村前景可期,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
千亩大豆的丰收,不仅是青山村“三变”改革和土地流转合作社成功运营的有力证明,更是洼堤乡探索农业现代化、促进乡村振兴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。合作社的成功实践,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,增强了村级组织凝聚力和服务能力。乡党委书记崔丽红表示,下一步,洼堤乡将总结推广青山村的成功经验,紧扣粮食增产、群众增收的目标,以“三变”改革为重要抓手,全方位推进单产提升行动,通过推广先进种植模式、强化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等一系列举措,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、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,让“金豆子”真正变成强村富民的“金钥匙”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。
“三变”改革,让村民从产业发展的“旁观者”变成“参与者”,有效组织农民投身乡风文明建设,有效激活了农村发展动能,使得家家有资本,户户成股东,人人有股份,年年有分红,极大地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。望着金灿灿的豆田和村民们喜悦的笑脸,洼堤乡正满怀信心,描绘着产业更加兴旺、乡村更加美丽、生活更加富裕的新画卷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